RCM演奏考级和理论考级的关系
这个话题相当的庞大,只能想到那里说到哪里,尽最大可能的回答各位的问题来描述这个系统的方方面面。作为第一次,先来描述一下表格下方的说明。 各类乐器四级以下不需要理论成绩,自五级起开始要求,先学理论有助于乐器学习。 RCM对所有演奏演唱的考试来说,四级之内并不强求一定要有理论的分数,自五级开始就有了“理论+实践(演奏)”的具体要求了。 不要求并不代表不可以先学、或者和演奏课程同期开始学。绝大多数学生的事实证明,这样的效果都好于先考钢琴再集中精力突击理论的割裂学习方式,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,更加轻易、透彻地理解作品演奏的要求,理解演奏作品的结构,甚至会帮助学生快速的背出需要记忆的大型作品。 无论理论或演奏哪一项先考,另外一项必须在五年内完成。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或者片面地了解到考试的要求,认为必须在两年之内完成。其实RCM官方在2009年版的理论考级大纲中已经明确指明,如果演奏先行,那么相应的理论成绩必须在五年内完成,反之亦然。就可以拿到这个级别的证书,而不是大家所说的两年。 乐理、和声均可以直接参加高级考试,成绩可以涵盖初中级。 乐理与和声均分为初、中、高三个级别,都是与音符打交道的理论课程,所以,按照具体的情况,只需要通过最高级别,既可以涵盖初、中两个级别,证书一样会得到。比如说,中级乐理不及格,但只要好好努力下次直接通过了高级乐理,一样可以解决问题。 音乐史不可跳考,每级必考。 音乐史则不行,因为三级音乐史分别讲述了历史上的不同时代,所以不能只参加其中一级的考试,必须每一个级别都要有通过的成绩才会拿到相应级别的演奏证书。 跳考并不代表可以直接学高级,必须从初级开始学起。 对于乐理与和声来说,其实是六个级别的整体课程,分为两大类别而已。所以,不能够从中切入直接开始学习,必须要从最初级的级别开始,否则后面的课程基本上是天书,听不懂。音乐史倒是不必考虑顺序问题,不过建议按照123的顺序,会相应的容易一些。
![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c54692fb62254060a7d5447bbe089468.jpg/v1/fill/w_980,h_653,al_c,q_85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uto/c54692fb62254060a7d5447bbe089468.jpg)